资讯抚州楼市 全国快讯 | 新房楼盘展示 开盘预告 活动信息 看房日记 | 二手房 出售 出租 品牌中介 | 家居 活动促销 装修设计 品牌

央妈突然干了两件事,事关房市,还有更大的局! 房价可能失控!

2016-08-25 17:25:40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我要评论(0)
姓名:*
手机:*
意向楼盘:*

昨天,央妈意外地干了两件事情。


有助于给房地产消消火,但后面是更大的局!


1、两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一是国库定存中标利率,一年来第一次上调。直白了说,就是财政的钱存银行,所要的利息提高了。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16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标,中标总量为500亿元,期限为三个月,中标利率为2.8%。较上一期三月期国库定存利率上升了0.05个百分点。这是国库定存近一年以来首次上调利率。上次国库定存利率上调是在2015年11月24日。

 

二是据媒体报道,央行在时隔半年之后,重启14天逆回购询量。也就是问商业银行,这个价格的钱,你要多少?


第一件事情很直观,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提升资金成本。


第二件事情,其实也是一样的。


所谓逆回购,本质就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拿债券抵押)。半年来,央行借钱的方式之一是7天逆回购,也就是7天到期的,这次可能要换上14天逆回购,也就是14天到期的。


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主要是资金成本。


因为到期天数对那些借短贷长的银行或机构来说,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反正都是短期滚动,央行到期也都要续借,所以7天还是14天,最后都是一样滚动操作。


关键的区别在于资金成本上。14天逆回购的利率,要高于7天逆回购。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从央行那里获得资金的成本,可能要高一些。


2、还是有点出人预料


所以,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看,可以认为,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要真的稳健一下了。


于是,今天,火热的债市立即就遭遇了一场小“血案”。截至今日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跌0.35%;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下跌0.19%。


应该说,在这个时间当口,央行采取这样的偏稳健的货币政策做法,还是有点出乎市场预料的。


 因为7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CPI是连续三个月下行。所以,不少机构尤其是海外机构,都在指望央行降息或者降准呢。


这不,花旗银行今天就撞在了枪口上,它们的经济学家团队今天表示,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因中国企业借贷成本高企。目前,中国的银行借贷利率高达5.26%,调整后的实际借贷利率更,约为8%。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利率介于18%-20%。


花旗银行所言不虚,但是,却流于表面。


3、央妈没有跳坑


花旗或是有意给央妈挖坑,或是根本就不知道里面的实情,好在央妈是清楚的。


为什么央妈,走了另外一条路呢?


因为央妈知道别有内情。


当整个市场只剩下房地产还在不断地拉升,只有房地产在扩张,一业兴而百业衰的时候,天知道,它能维持多久。


除非都是现款购买,否则的话,购房人都需要依靠其他产的发展,赚取收入来还房贷的,要是其他行业都混不下去了,房地产恐怕也就到头了。


现在的地方政策,依靠的基本是涨价的恐惧,驱逐买房人进场。


当不少人把全部的身家,砸进房子后,谁能保证房价未来不下跌呢,这些压上全部身家的投资者,未来一旦被套,会有什么样的经济与社会后果,不知道有人想过没有。

       

也许,央妈是有责任考虑这个问题的机构之一。


央妈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今天除了房地产,还有银行股暴动了一把。为什么?因为数据出来后,投资人预期要降息。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M2增速是13%左右。结合前几天发布的7月份CPI,只有1.8%,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行。按照以往的逻辑,央妈该出来放水了,要么降息,要么降准。


但是,央妈这一次恐怕不能这么依葫芦画瓢。


因为这些奇葩的数据,完全不能以正常逻辑去理解。这个时候放多少的水,都会流向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吸纳一切的漩涡不终止之前,放水,只会将人们对房价上涨的恐惧无限度地放大。


房地产是吗啡,给中国经济问题做手术的时候扎一针,缓解一下疼痛是可以的。


但是,若因此而上瘾,一发而不可收,彻底了依赖上了这个毒品,那么,我们将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境地。这样的局面,不适可而止的话,房地产恐怕最终成为毁掉中国经济的洪荒之力。


4、现在要端着点


也就是说,不到十分危急,万不得已,央妈就应该端着点!


其实,央妈昨天还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调了441个基点,报6.6652,创下自英国“脱欧”公投以来最大跌幅。这是人民币低身迎敌的姿态。


除了央妈之外,银监会今天也出了一个消息:暂时不开放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业务。


此外,今天保监会召集15家公司召开会议,拟对保险公司开发中短存续期产品进行史无前例的严格限制。


这都是挤压资产泡沫的政策。


是不是有一点默契的感觉?


如果三部门都有此意,主要恐怕是冲着房地产去的。不过,股市上的主力,也有可能利用这个消息。


上周的A股的量并没有能够持续放大,后半周A股整体量呈现了小幅度的萎缩。因此,下周A股震荡调整的可能性比较大。


若如此的话,近期的走势将会延续前期的箱体运动,是较好的做波段时期,但需要谨防指数在箱体顶部盘恒时日后的下跌。


本来这周就是调整的基调,现在来看,这个基调有可能被主力资金乘势利用。


5、比的是纠错能力


当然,管理层这么做,还有一个更大的局。

     

在往期的文章当中,笔者曾经多次谈到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的资产泡沫越小,美联储加息的难度就越大。反之,中国的资产泡沫越大,那么,美联储以加息为手段,引爆中国资产泡沫的冒险可能就越高。

     

在中国一线二线房价高涨的当前,尽管7月美国的通胀率下行,但美联储本周却再次放风要加息,恐怕不仅仅是巧合。


笔者在往期文章中多次谈到,未来的世界经济前途,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美的态度,中美合作的话,那么解决起来就容易一些,若美国把中国当敌人,当对手,拒绝让中国接触核心权力,那么世界难免进入一个不可预测的时期。


其实,美国内部一直存在争论,到底是接受美元缓慢衰落、人民币的慢慢崛起,还是直接把人民币当作对手锁定?


美国两样都没有胜算(缓慢衰落有可能变成崩塌,把人民币当对手,有可能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它实际做起来就是目前中美关系这个样子,斗而不破。说白了,就是彼此给对方留空间,避免来个鱼死网破。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中方也一定要清醒,之所以能够斗而不破,是因为对方没有必胜的把握,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军事政治上,目前都是这个状态。军事与政治上好理解,大家都有核武器,不会傻到互相砍。


但是,经济与金融上,则难说了,因为这不用拼命,美国若有砍中国一刀的机会,那是必然要砍的,这个途径就是定向引爆你的资产泡沫。


所以,关键在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这方面,最终比的是中美各自内部的纠错机制。



北上深:房价可能失控!
搜索



种种迹象显示,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房价在未来几年存在失控的风险。


做出这种判断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对于中心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国家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疏解非核心功能的要求。为了配合这个目标,中央政府收紧了中心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受此影响,最近几年北上深商品住宅的供应量不断降低,其中深圳下降最为明显。


另一方面,政府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力将不断下降,所以未来北上深人口只能出现统计报表上的下降(实际上的增长)。最终,北上深的房价在“供应短缺”和“金融资产化”的诸多压力之下,将再度飙升。


一、北上深住宅供应量不断减少

最近我梳理了北上深商品住宅的供应情况,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三大城市供应量的高峰期均出现在2003年到2005年之间,随后不断走低。


下面表格是北上深2003年以来商品住宅的数据(单位为万平米),其中北京和深圳为“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上海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年份

北京

深圳

上海

2015

1378

202

2009

2014

1804

269

1781

2013

1692

196

2016

2012

1523

289

1593

2011

1316

232

1474

2010

1499

251

1685

2009

1613

270

2928

2008

1399

444

1966

2007

1854

437

3279

2006

2193

582

2615

2005

3024

704

3158

2004

--

772

3234

2003

--

817

2224

可以看出,深圳商品住宅供应的高峰期在2003年,2015年的供应量已经萎缩到了2003年的四分之一。而且深圳商品住宅供应量之小令人震惊,只有北京的大约七分之一,上海的十分之一!三大城市目前实际生活的人口,都在2000万人以上。


上海供应量的高峰期在2004年到2005年,目前已经萎缩到高峰期的三分之二。北京的高峰期在2005年,另有数据显示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北京平均每年的商品住宅供应量为2400万平米。2015年的供应量不到高峰期的一半。


进入2016年,北上深的土地供应更加紧张。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成交量均降至2010年以来最低。上半年,北京的住宅用地共成交7宗,同比2015年上半年下降53.3%,环比2015年下半年下降80%;成交住宅用地建设用地面积为44.62万平米,同比下降68.4%,环比下降84.6%。


2016上半年,上海共计出让30幅经营性地块,成交面积同比2015上半年下跌61.75%,降幅超6成。


至于深圳,2016年上半年竟然没有一块纯住宅用地出让,只有两块包含住宅的综合用地出让。


二、控制人口难度极大

北上深商品住宅供应量不断减少的背后,是这些中心城市都背负着一个重要任务:控制人口增长。


所以,官方的逻辑非常简单:既然北上深要控制人口规模,那么就应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这样新增住宅将肯定会逐年下降。


比如上海就提出到2020年把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以内(到2015年底是2415万人),到2040年仍然是不超过2500万人。也就是说,从2020年开始,上海人口将年年零增长!


最近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甚至提出了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的要求:到2040年,上海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从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天花板”3226平方公里,削减到320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还包括200平方公里的“留白”。


但问题是:北上深这类城市,真的能在统计报表之外,控制住常住人口吗?我觉得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以日本为例,虽然日本很早就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人口也开始出现负增长(过去5年全国减少了94.7万人),但统计显示东京地区的人口仍然不断上升(过去5年增长了51万人)。


中国的城镇化只进行了一半,再加上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衡,在这种时候就希望控制住中心城市的人口,显然难度极大。虽然通过设置行政门槛,可以控制住外来人口入学、入户,但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入是很难控制的。


目前北上深实际生活的城市人口均已突破2000万人,正向3000万的规模迈进(澳大利亚总人口是2400多万,新西兰总人口是450万),这在全球都是前无古人的。在这样的超级城市里会发生什么情况,恐怕很难预料。


三、结论

北上深的不动产正在金融资产化,并成为全国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再同时出现人口不断上升,住宅供应不断下滑的夹击,那么未来北上深房价可能失控。


近期上海土地拍卖中,已经出现了可售面积楼板价高达14.3万元的住宅项目,如果这个价格常态化,上海内环以里住宅均价将向每平米20万元迈进。


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关资讯

以上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新盘推荐

更多»优惠信息

更多»视频直播